HDV 高解析度電視( 也是HDTV的延伸 )是一種全新的廣播電視標準,並完全符合現有的NTSC / PAL / SECAM規格,HDV 最具魅力的地方為高解析度的畫面,即使在42吋以上大螢幕上播放也可以得到高解析度,在16比9的寬螢幕電視上播放,更能強烈顯示HDV的高畫質

HDV 高解析度電視 的研究在20世紀的60年代開始於日本的NHK實驗室,研究以觀察角度與畫面的長寬比開始,以增強了真實性,最後決定了螢幕大小、掃瞄行數量以及電視觀看的標準距離,以便實踐真實的畫面,而且NHK提出HI-VISON也成為高解析度電視的代名詞

HDV 高解析度電視標準發展方向

傳統的廣播電視體系包括台灣、北美和日本採用的NTSC體系,英國、德國和中國大陸採用的PAL體系,以及法國、東歐和俄羅斯採用的SECAM體系。這些體系要求對掃描行進行轉換,以便在採用不同廣播體系的國家之間發送電視內容。日本曾擔心高清晰電視成為主流時,這樣的情形會重現,因此向CCIR(現在的ITU- R: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通信部)建議,開發高清晰電視內容的播音室製作標準,以促進電視內容在全球的發送。在發佈了三個版本之後,掃描行數量在2000年通過的第4個版本中得到了統一。因此可以說,高清晰電視演播室製作標準的通過為高清晰電視奠定了基礎。

數位廣播和高解析度電視標準發展和融合

在20世紀80年代末,廣播數位化的一些基本技術,如資料壓縮和糾錯技術,都已問世。如今,廣播技術已經成為了數位技術,為衛星廣播、陸地廣播以及有線廣播服務鋪平了道路。高清晰電視技術也是資料技術。目前,主要的數位高清晰廣播電視體系包括在日本開發的ISDB制式,在歐洲開發的DVB(數位視訊廣播)制式以及在美國開發的ATSC(高級電視體系委員會)制式。儘管採用這些制式的陸地數位廣播技術僅在12個國家開始使用,但數位高清晰電視的發展已經遍佈全球。

與傳統SDTV標準畫質電視相較,HDTV高畫質電視可呈現出更銳利且寬廣的高解析度螢幕畫面。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研發,世界各地的相關事業開始採用HDTV高畫質電視格式,並將之應用於地面與衛星數位廣播以及數位有線電視;近年來更經常應用於美國好萊塢電影製片之用途。相關的HD高畫質應用設備亦相繼出現在市場上,包括HDV 攝影機、高畫質電視與Blu-ray藍光雷射技術光碟記錄設備。

包括SONY、JVC、Sharp、CANON在內等4家公司,於2003年9月30日協議將HD高畫質影像標準納入個人用攝影機之開發,使得個人用攝影機也能錄製高水準的HD高畫質影片,此舉可將影片製作格式轉型至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您可使用您現有的傳統DV影帶來錄製HD高畫質影像,並且可像其他傳統DV攝影機一般維持相同的可錄影時間。上述功能之實現歸功於MPEG-2壓縮系統之研發。MPEG-2壓縮系統可利用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差異資訊,縱使是在低位元元元取樣速率環境之下,亦可實現HD高解析度影像之取得 ,使用HDV 攝影機可紀錄一般DV的4.5倍資料量。此外,強大的偵錯修正功能亦已進一步提升;而由資料軌訊息漏失所造成的資料遺失接受度亦被大舉提升。在聲音品質方面,HD高畫質影片的音效係採用MPEG-1 Audio Layer II資料壓縮格式,可讓您享受與CD相同的高品質音效。

好萊塢與高解析度電視

好萊塢以及世界各地的製片公司一直在專注于使用高清晰的數位磁帶錄影機來製作電影。HD1080/24p製作系統是電影工業中的一種錄製制式,使用每秒可拍攝24個畫面的專業數位磁帶錄影機,該系統最早在1999年引入。《星球大戰前傳2》的製作就採用了該技術。現在的電影製作已經從使用軟片的傳統方法轉變為使用數位資料方法,該方法可提供高解析度和編輯靈活性,同時與電腦圖形高度相容。

好萊塢以及世界各地的製片公司一直在專注于使用高清晰的數位磁帶錄影機來製作電影。HD1080/24p製作系統是電影工業中的一種錄製制式,使用每秒可拍攝24個畫面的專業數位磁帶錄影機,該系統最早在1999年引入。《星球大戰前傳2》的製作就採用了該技術。現在的電影製作已經從使用軟片的傳統方法轉變為使用數位資料方法,該方法可提供高解析度和編輯靈活性,同時與電腦圖形高度相容。

HDV標準的到來

HDV標準的觀念就是家庭攝影機,可以容易錄製高品質的HD電影。HDV標準可與現有DV磁帶一起使用,作為錄製媒體。採用該標準的HDV攝影機拍攝出來的影像可以達到720條非交錯掃描 (解析度為1280x720),以及1080 條的交錯掃描(解析度為1440x1080)

在多個國家(如日本、美國)啟動HDV廣播電視(頻道),可錄製高解析度的HD設備(如HDV攝影機 、HD-DVD、藍光DVD)開始廣為普及。HD技術的發展由HD廣播電視開始。隨著地面和衛星數位廣播以及數位有線電視的發展,出現了一系列HD設備,包括液晶投影機、高清晰電視和藍光光碟錄影機。

HDV攝影機 VS DV攝影機

  HDV(1080i規範) HDV(720p規範) DV
存儲介質 DV磁帶
視訊信號 1080/50i及1080/60i 720/25p,720/50p
720/30p,720/60p
576/50i(PAL)
480/60i(NTSC)
畫素 1440x1080 1280x720 720x576(PAL)
720x480(NTSC)
高寬比 16:9 4:3(16:9)
壓縮(視訊) MPEG-2視訊(框架和級別:MP@H-14) DV
亮度抽樣頻率 55.6875MHz 74.25MHz 13.5MHz
抽樣格式 4:2:0 4:2:0(PAL)/4:1:1(NTSC)
Quantization 8比特
壓縮後的比特率(視訊) 25 Mbps 19 Mbps 25 Mbps
壓縮(音頻) MPEG-1音頻層II --
抽樣頻率 48kHz 48kHz/44.1kHz(2聲道模式)
32kHz(4聲道模式)
Quantization 16比特 16比特(2聲道模式),12 比特,非線性(4聲道模式)
壓縮後比特率(音頻) 384kbps 1.5Mbps
音頻模式 身歷聲(2聲道) 身歷聲(2聲道)/身歷聲x2(4聲道)
資料格式 MPEG-2系統 --
類型 非串流 串流 --
介面 IEEE 1394 (MPEG-2-TS) IEEE 1394 (DV)

  注:
  高寬比: 影像的寬和高之比

  採樣頻率: 當將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時,用於測量每秒可以輸出的資料樣次數的一個單位
  採樣格式: 當將類比視訊轉換為數位資料時,分配給三個色度差信號的頻率比:即Y(亮度信號)
  R-Y(紅色信號減去亮度信號後的信號)和B-Y(蘭色信號減去亮度信號後的信號)。
  量化: 指用於表示資料樣的級別值(16比特的表示方法為:216=65,536級)
  比特率: 指一秒內使用的資料量(1Mbps指在1秒內使用了1兆比特的資料)
  資料格式: 當將視訊和音頻錄製為數位資料時使用的標準。
  流類型: 在MPEG-2體系中,將視訊和音頻結合為單一一組資料的一種體系。
  流介面: 資料傳輸標準。

HDV攝影機

SONY新力索尼HDR-HC3數位攝影機
NEW HDR-HC3
SONY-HDR-HC1數位液晶攝錄放影機
HDR-HC1
SONY新力索尼HDR-FX1數位液晶攝錄放影機
HDR-FX1

相關網頁

HDTV(High Definition TV)高畫質電視技術說明

數位顯示設備(液晶投影機、電漿電視、LCD TV等數位產品)介面HDMI / DVI簡單說明

HDV標準常見問題集

 發布時間:2005年7月12日

相關文章

網站資料搜尋

  •    

pagetop